故事:艾登决定夺回苏伊士运河,决不能让纳赛尔扼住帝国的咽喉

纳赛尔政府的苏伊士运河国有行动,使英国政府感到非常愤怒。由于二战的原因,英国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受到了很大的破坏与削弱,其作为大国的地位逐渐下降,国内民众一时很难适应这种实力的转变,对战后政府的表现也存在不满。 同时,在当时英国国内的工人运动也风起云涌,而且各政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国内矛盾开始激化,因此为了缓解国内矛盾,同时转移民众对于国内政治的注意力,对于英国政府来说,战争也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如果政府再失去对于苏伊士运河的控制,而无所行动,那么在位的艾登政府就很难向其国民交代,有可能失去民众的支持。因此,当时的政府不愿冒这么大的政治风险,而甘愿发动战争一试运气。 当收到纳赛尔将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的消息时,正和伊拉克国王费萨尔以及首相努里共进晚餐的英国首相艾登大为惊骇。宴席一散,艾登立即召集部分内阁成员商讨对策,当即表示将用军事行动夺回运河,决不能让纳赛尔“扼住我们的咽喉”。 1956年7月27日,艾登又火速召开了内阁紧急会议,表示“即便美国和法国不伸手支援,必要时英国将不惜单独使用武力,同时必须做好必要的准备”。 英国国内政治的需要,以及苏伊士运河的经济与战略的重要性,都为英国政府发动战争找到的借口与动机。而纳赛尔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无异于控制了英国的咽喉。因此,英国认为非常有必要发动战争,来占据这个战略要道。

太子结婚因新娘太美,皇上宣布:婚礼取消,以后她就是你小妈了

要说我国历史中,哪个朝代风气最乱,可以说是非唐朝莫属了。武则天先是被唐太宗纳为妾,唐太宗死后,又被他儿子娶为正妻。所以按照伦理来说,武则天到底算是唐太宗的小老婆,还是他的儿媳妇,也是挺难定论的。唐玄宗李隆基也完美继承了祖宗的基因,因为儿媳妇杨贵妃太过美貌,竟然将儿媳妇抢来做妃子。其实,历史上皇室“乱伦”的事情非常多,在西夏时期,也有一个家族风气混乱,完全违背人伦,巧的是,这个家族也姓“李”,今天要说的就是创立西夏的李元昊。 说起李元昊,相信很多人都耳闻过他超群的军事才能,当初是他只率领着不到200万的党项人便打下了江山,建立了西夏。但是就像大多数英雄一样,他在是个军事奇才,但在女人的问题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渣男。李元昊这个人十分好色,别的皇上纳妾都是通过选秀,他却是靠“抢”。一次他偶然见到了将军的妻子没藏氏,对她一见钟情,于是杀了将军,将没藏氏纳入后宫。当时皇后就表达了不满,但是皇上纳妃,她也没有理由阻拦。 不久之后,更过分的事情发生了。太子李宁令哥选中了一位太子妃,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太子的婚事正式举办。在婚礼当天,李元昊前来捧场,却发现这位即将成为新娘的太子妃美若天仙,惊为天人!他当即宣布,太子的婚礼取消,并且对太子说,以后她就是你的后妈了。可以想象太子当时的心理有多么复杂,暂不说损失了一位美人妻子,就是在大婚当天,准新娘突然变成了自己的后妈,这也够让他一辈子都活在阴影里了。不过比太子还要愤怒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皇后。 不仅公然抢了自己的“儿媳妇”,还准备将她立为皇后,太不把她这个现皇后放在眼里了!于是皇后非常气愤的找皇上对峙,没想到李元昊真的是一个“视妻儿为衣物”的人,见皇后如此难缠,竟然直接将其赐死了,并将“准儿媳”立为新皇后。这样一来,李宁令哥就再是个窝囊废,也不能忍了。他对皇上怀恨在心,正好这时候有个大臣找到他,怂恿他谋反,推翻李元昊,于是怒火攻心的李宁还真的刺杀了李元昊。结果却是他被利用了,最终他也因为谋反罪,被太后判了死刑。

菲利普亲王认为查尔斯很懦弱,但后者认为原因全是因为菲利普亲王

菲利普亲王认为查尔斯很懦弱,但后者认为原因全是因为菲利普亲王! 查尔斯王子作为王位继承人已经等了很多年,但这对他来说并不是最艰难的经历。查尔斯王子身为英国皇室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在他上学期间居然遭受过校园欺凌。在查尔斯王子还很小的时候,伊丽莎白女王国是十分繁忙,所以把为查尔斯王子选择学校的问题交给了她的丈夫菲利普亲王。 菲利普亲王毕业于一所看重个性和户外教育的学校,而且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跟自己一样性格坚强。虽然菲利普亲王和戴安娜王妃让自己的孩子和普通朋友们一起长大的这种想法非常像,但在本质上是有很大区别的。菲利普亲王认为查尔斯很懦弱,但后者认为原因全是因为菲利普亲王!菲利普亲王认为男孩的性格就应该是非常坚强的。 作为未来的王位继承人,菲利普亲王认为性格是比较重要的,学习成绩则是次要的。所以在菲利普亲王看来,自己毕业的学校就是自己的第一选择。这个学校中的学生们被军事化管理,每天早上就需要跑步,然后用冷水洗澡。而且菲利普亲王在这个学校的表现可以说是出类拔萃,但查尔斯王子的性格却不是适合这个学校的。 菲利普亲王认为查尔斯王子在皇室接受传统教育的话,很有可能会被宠坏。而且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想要变得自控和独立的话,是需要一个有纪律性的校园生活的。但想法对于查尔斯王子来说不是正确的,因为他的性格其实是非常较敏感的。查尔斯王子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谈到校园生活,他居然直接在镜头面前哭了。 他说这个学校中没有人因为自己的身份敬畏他,反而因为他贵族的身份被同学们当作校园霸凌的对象。伊丽莎白王太后选择了一个适合安德鲁王子和爱德华王子的学校,所以相对于查尔斯王子来说,弟弟们的学校生活比自己轻松得多。所以说安德鲁王子和爱德华王子在成长中,几乎没有遇到过这种个问题。 查尔斯王子知道自己在性格上有一部分的缺陷,他认为这与菲利普亲王选择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但即使查尔斯王子长大了,菲利普王子仍然相信这些错误都是查尔斯自己造成的。他认为查尔斯王子的性格太懦弱了,而且直到现在查尔斯王子和菲利普亲王这对父子的关系都不是很好。 好啦,今天小编就跟各位看官聊到这里啦!不知道这篇菲利普亲王认为查尔斯很懦弱,但后者认为原因全是因为菲利普亲王!有没有让各位看官对英国皇室有了更多的了解呢?有什么建议和要求呢?可以在下方留言,我们下期再见!

古代凯旋宴礼仪!

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唱道:“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庆功酒,是指打了胜仗后,为庆祝赫赫战功所饮的酒。“军队打了胜仗,奏着胜利的乐曲归来”,谓之“凯旋”。(见《辞海》) 唐诗人宋之问《军中人日登高赠房明府》诗:“闻道凯旋乘骑入,看君走马见芳菲。“凯”,是军队得胜所奏的乐曲。宋词人刘克庄《破阵曲》:“六军张凯声如雷。 《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事之大,在祀与戎。”意为:国家的大事,一是祭祀礼仪的举行和遵循,二是守疆卫国和开拓疆域的战事,维护国家利益和保障社会稳定,一点都不可疏忽。每当战争取得胜利,皇帝和有关长官,都要大摆宴席以为庆功和奖掖,这种宴会,称之为“凯旋宴”,或叫“庆功酒”。 商、周时期,将此种“享有功庙,舍爵策勋”的礼仪,叫做“饮至”。“饮至”,《辞海》释为:“古代的一种典礼, 诸侯朝、会、盟、伐完毕,回到宗庙饮酒庆贺。” 《左传.隐公五年》:“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左传.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 西周时期的铭文中,多次提到凯旋设宴之举。如小盂鼎铭文,记录了盂奉命征伐畋方,俘虏了一万三千多人,获大批车、马、牛,当他凯旋班师后,国王赐以弓矢、干戈、甲胄等物,并设席为他举办庆功宴。开始时,“饮至”享宴于宗庙摆设,后改在正殿或官苑举办。 “如果是皇帝亲征凯旋,大臣皆出城或至数十里的郊外迎接。若是名将出征凯旋,有时皇帝也会率百官出城或至郊外迎接,以示慰问;有时则派大臣出城迎接。 随后会举行庆功宴饮。在庆功宴上,钦命大将军以及从征将士,皆按次为序,行酒进馔。皇帝或王公大臣一般亲自为大将军赐酒,随从大臣为有关功臣敬酒。”(吕建文《中国古代宴饮礼仪》) 唐朝中期,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吴少阳父子盘踞蔡州已三十多年,朝廷多次征讨无功。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在裴度的指挥下,李愬雪夜袭蔡州,生擒吴元济,平叛战争大获全胜。 刘禹锡在《平蔡州》三首之诗中,唱道:“相公从容来镇抚,常侍郊迎负文弩。”“相公”,即宰相裴度;“常侍”,即检校左散骑常侍李想。取得这样振奋人心的胜利,作为宰相的裴度当然要摆下“凯旋宴”,为李愬及将士庆功。

秦桧独揽朝政时,不低头的屈指可数,此状元郎有胆有识发出挑战

南宋状元赵逵被人称为“小东坡”,他的一生官做得不大,却很有骨气。在奸臣秦桧当权的时期,敢于当面锣对面鼓和他对着干的人少之又少,赵逵之所以享有盛名,其原因就在于敢于挑战秦桧。 赵逵,资州人(今四川资阳县),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辛未科状元。他自幼喜欢攻读和收藏古书,认真探究历代兴衰治乱的规律,也留心考察当代名人巨公的出处大节,并立志向他们学习。有记载说,赵逵读书速度很快,“数行俱下”。入仕之后,高宗很欣赏他,说他“文章似东坡”,因此被人称为“小东坡”。 赵逵不仅有几分东坡的才气,也很有几分东坡的胆识。他考上状元那年,秦桧独揽朝政已有11载,正是炙手可热之时。本来,秦桧想将这一科的状元给另外一个他看中的人,没想到赵逵殿试的文章,特别对高宗的心思,被高宗亲自定为第一。秦桧虽然不高兴,但也不好发作,于是就迁怒于知贡举王俨,借故把他罢免了。 照例,状元初次授官为承事郎,秦桧不好违背旧制,但在派遣具体差事时,却把赵逵定为“签书剑南东川节度观察判官”。宋代时,状元初入仕,一般都是先到地方历练两三年就召回京城供职,越是受重视的,历练的时间也越短。 秦桧将赵逵一放就是三年,此后再也不提及此事。还是高宗惦记这位外放的状元,两次催促,秦桧这才不得已将赵逵召回,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 赵逵进京后,只单身一人,未带亲眷,也不像其他官员那样,先到秦桧的相府拜谢,他根本不进秦家的门,这让秦桧更为不满。赵逵确实有才,很快就得到了高宗的信任,秦桧只能顺着高宗的心思想转过念头拉拢赵逵。他认为,自己已经给赵逵吃过些小苦头,现在只有稍稍给点甜头,赵逵必会归附自己。 有一天,秦桧碰到赵逵,就表示关心地问道:“你怎么不把家属也带来呢?”赵逵说:“蜀道遥远艰难,我双亲年迈,家中又贫困,难以成行。”秦桧接过话头,不紧不慢地责怪道:“你怎么不早说呢,我可以资助你吗。”赵逵未置可否,将话题支吾过去了。 事后,秦桧派人拿着100两银子送到了赵逵的住处,说:“这是丞相资助你家人来京的旅费,快收起来,去登门拜谢吧。”但赵逵态度很坚决,说什么也不肯收,搞得来人进退两难。 赵逵的邻居见此情景,有人就出面劝道:“秦公,您能得罪得起吗?别人想巴结都巴结不上,您怎么还敢不领他的情?敬酒不吃可要吃罚酒啊!”赵逵严肃地说:“有志之士理当一介不取,我难道就不能做个有志之士吗?” 这话传到秦桧耳中,他勃然大怒道:“杀你赵逵,不过像宰孤兔一般,这个大胆的小子,竟敢如此放肆!”紧接着他就安排他的死党曹泳等人,准备给赵逵罗织罪名,并一再在高宗面前说赵逵的坏话。赵逵当然知道秦桧不会善罢甘休,大祸即将临头,但他并不惧怯,静观其变。 幸好上天开眼,秦桧老贼还没有来得及向赵逵下手,他自己先病倒了,而且不久就一命呜呼。其时是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十月,秦桧酝酿的一场大迫害终于落空。 秦桧死了,说真话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赵逵这件事被高宗知道后,深叹他是个有胆有识有骨气之人,立即召见,提为著作佐郎,并当面夸奖说:“卿乃是朕亲自提拔的。秦桧在时,每天都举荐人,却一字也不曾提及卿,足见卿是个不附权贵之人,真是天子门生啊!” 次年,赵逵又升一级为起居注郎,谢恩时,高宗又说:“秦桧势焰炎炎,朝中不肯趋附的,只有你一个人。”此时的赵逵并未忘乎所以,只是说:“臣不能学古人抗折权奸,只是没有同流合污而已,但作为一般官吏,对丞相该尽的礼数我也不敢有所缺失。”又说:“享受陛下的爵禄而去奔走权门,臣不光是不敢,而且也不忍心。” 绍兴二十七年,赵逵当过一任同知贡举,又升为中书舍人(正四品)。命下之后,高宗对群臣说:“赵逵纯正可用,蜀中读书人未见其比,朕所以在两年内快速提拔他,是要嘉奖他不附权贵。” 不幸的是,就在这一年,正想大展宏图的赵逵却突然一病不起,死时41岁,前后出仕仅6年。他曾著有《栖云集》三十卷,可惜后人无力刊印,没有流传下来。

袁绍和袁术:亲兄弟为何水火不容?被格局葬送的家族未来

历史上,往往家大业大的家族容易出现兄弟相争,导致功业不竟;而家小业薄的反倒人人谨小慎微,兢兢业业,最终成就大业。三国时期,袁氏四世三公,拥有很好的政治基础和人脉。如果能够齐心协力,或许就没有曹孙刘什么事了,然而袁氏兄弟的一生,生生把自己活成了电视剧里的狗血剧情。 一、袁绍和袁术其实是亲兄弟 袁绍与袁术出生于著名的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家族。所谓四世三公,起源于袁安。袁安在汉章帝时官至司徒,袁安之子袁京、袁敞,袁京之子袁汤,袁汤有四子:袁平、袁成、袁逢、袁隗。所谓四世三公便是指袁安(司徒)、袁敞(司空)、袁汤(太尉)、袁逢(司空)、袁隗(司徒)四代人共五人得封三公。 袁绍乃是袁逢小妾所生的庶子,袁术是袁逢的嫡子。因袁绍伯父袁成早逝,袁绍因此过继给袁成为嗣。但从血统上来说,袁绍和袁术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两人长大后,袁绍仪表堂堂,喜欢与名士结交,能折节下士,因此在士大夫圈里很有名望(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而袁术年少时喜好游侠仗义,多与浪荡公子声色犬马(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长大些才开始注重于名士结交(后颇折节)。 因此,少年袁术的名望是远不及袁绍的。袁术大概是有些嫉妒这位庶兄,因此多在人前毁他,说他是“奴隶之子”,暗指他庶出的身世。 在那个儒学最盛的东汉,对于出身、嫡庶还有有些在意的,不然后来曹操听说有人说他是赘阉遗丑会那么生气。虽然这件事并没有对袁绍造成多大的名誉损失,但是少年袁绍的自尊心应该是受到了极大地打击的。 袁绍将自己的自尊心埋藏在心底,在心里暗暗发奋,誓要成就一番功业。袁绍的出身和兄弟的歧视,应当是他表面自负,其实内心自卑的性格形成原因。 袁绍也确实颇有见识和能力,党锢之祸时袁绍始终不肯出仕。党锢之祸解除后,袁绍才出来,先后任西园八校尉中的中军校尉,转司隶校尉,灵帝死后接管八校尉之兵。而袁术也先后做上了河南尹、虎贲中郎将的位置。 这里说明一下,西园八校尉是汉灵帝时设置的一支特殊的军队,声威显赫,一时连大将军何进也受其节制。而同时八校尉都是少壮派军官,汉灵帝自任无上将军。可见八校尉是汉灵帝为了更好的掌握政权和军权而设。能接管八校尉之兵,可见在灵帝晚期,袁绍已经是一颗炙手可热的政治新星了。 二、议立刘虞之事 公元189年,董卓废少帝,立献帝。袁绍逃往渤海,袁术逃往南阳。袁绍在渤海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而袁术在孙坚的帮助下在南阳扎稳了脚跟。袁绍联合袁术、刘岱、桥瑁、曹操等人组成了关东联军,讨伐董卓。关东联军声势浩大,董卓畏惧,携汉献帝退兵长安。 当初,董卓议立献帝刘协的时候,袁绍以少帝乃灵帝所立、并无过错为由而反对–实际上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地位–但董卓恃军强立,这才导致了袁氏兄弟的出逃。袁氏兄弟出逃时,董卓为了收服袁绍,以他为渤海太守。结果袁绍却广发檄文,起兵反叛,董卓一怒之下,将袁氏在京的所有人,包括袁隗一并杀害。因此,袁绍本来就不愿意承认刘协的合法地位,现在更加不可能承认刘协的正统了。 现在,汉献帝在董卓挟持下逃往长安,自离京师,袁绍心里便盘算着,拥立一位皇帝,来取代刘协的正统地位。 袁绍选中的是年高德劭、颇有民望的宗正、幽州牧刘虞。参与这件事的关东诸侯,据汉书、三国志记载有袁绍、韩馥等,曹操曾明确表示不参与。 袁绍心想,袁术好歹同出袁氏,此次罹祸如此惨烈,当与之同心,便与袁术商议共立刘虞。袁术却不同意,还以国家大义等反劝袁绍。 袁绍是什么人哪,一看就知道这个弟弟并不是那么大公无私的人。因此,袁绍再次写信给袁术,信中言辞恳切,主要从三个方面劝说袁术: 其一,刘协政权不具备正统性: 刘协的血统值得怀疑,现在更是董卓专权,这样的政权怎可再相信?(无血统之属,公卿以下皆媚事卓,安可复信); 其二,立新君之事可行性很高: 董卓自行往西,现在只要屯兵于关隘要地,就可将董卓和刘协困死在关中(但当使兵往屯关要,皆自蹙死于西)。这样山东之地另立新君,可以迅速掌握局面,取得和平。 其三,袁家立场: 咱们袁家老小,尽被董卓杀害,作为袁家人,怎么可以北面侍奉他呢(又室家见戮,不念子胥,可复北面)? 然而,袁术仍不答应。他在回信中说,汉献帝聪睿,血统更是无稽之谈,只是因为董卓。阖家老小也是董卓杀的,跟国家无关。 这件事背后有很有深意。袁绍辅立新君,其实是想要凭借酸枣之盟的盟主之威将新君握在手中,最不济也有拥戴之功。而袁术之所以不同意,也不是因为公义,而是看到汉家的天下已经没有希望了,袁家四世三公,自己又是袁家的嫡子,大有可为(术观汉室衰陵,阴怀异志-后汉书)。袁绍没有看到他这个弟弟的野心,自然劝不动袁术了。 两人之事事小,事关家族,袁术也不同心。袁绍甚感凄凉,觉得自己这个弟弟还在嫡子的自我标榜中歧视自己。因此,袁绍十分不满,认定了袁术与自己不同心。 许多人觉得此事是袁术气量狭小、野心爆棚,但实际上,袁绍此举成功率很低,失败后风险又极高,邀请袁术加入也不是什么好意。当时,很多有识之士,比如曹操,都看到此事难为,拒绝参加袁绍的拥立行动。 果不其然,作为这件事的核心人物,被推举的宗室-刘虞,因为忠于汉室,坚决不同意被拥立。袁绍等退而求其次,请领录尚书事,仍然被刘虞严词拒绝。 三、南阳之争和诸侯的崛起 刘虞之事在袁氏兄弟心里种下了不和的种子。而接下来这件事,则将两人彻底推向了对立面。 袁术在逃亡南阳后,苦于没有立足之地。这时,长沙太守孙坚从荆州一路北上讨伐董卓,却得不到军需供应。孙坚先杀荆州刺史王睿,再杀南阳太守张咨。南阳成了一个无主之地。 这时,刘表表奏袁术为南阳太守,袁术又表孙坚为豫州刺史。这样,孙坚和袁术结成了战略同盟,孙坚在前方带兵,袁术在后方以后将军之尊统领南阳之地。 初平二年,袁绍做了一件很恶心的事。他趁着孙坚出兵讨伐董卓、远离南阳之机,派遣周昂(一说周昕)为豫州刺史,派兵袭取了阳城。 此计如果成功,袁绍不仅可以将南阳号称东汉三都之地握于己手,还能使袁术丧失根基。这招之狠毒,可见袁绍也不是什么善茬。 袁术自然不会甘心,他迅速派兵夺回了阳城。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他以孙坚和公孙越(公孙瓒之弟)为将。最重要的是,阳城收回了,公孙越却莫名其妙的死在了这场战役之中。而后,袁术立马给公孙瓒写信,说你弟弟如何死的凄惨,袁绍军如何狠毒的杀了他。末尾还有袁绍“本不是袁家子”等侮辱袁绍之语。 这招挑拨离间相当有效果。公孙瓒本是辽东名将,为人桀骜不驯。因与刘虞之矛盾与袁绍本就不和,此时正想找机会将河北收入麾下。接到袁术的信,公孙瓒正好将这笔账全部算在了袁绍的头上(余弟死,祸起于绍),起兵讨伐袁绍。 而袁绍听闻袁术信中的侮辱之语,也怒不可遏,发誓与袁术势不两立。 公孙瓒世之名将,河北多郡县叛离袁绍,袁绍大惊。为了集中精力对付公孙瓒,防止两面受敌,袁绍便南联荆州刘表以制袁术。此时,袁绍与刘表联合,扶持曹操;袁术与公孙瓒联合,暗地里扶持孙坚。后来的袁绍与公孙瓒河北之争,刘表和孙氏的世仇,背后都是袁氏兄弟相争的结果。早年的曹操也可以算是袁绍的半个小弟。 这样,袁氏兄弟这双搅屎棍将整个天下搅动都起来了。可以说,曹操迎汉献帝前,东汉帝国的军阀们的很多军事行动,都是在为袁氏相争买单。 如果此时,坐拥南阳和豫州的袁术和拥有冀州并州的袁绍齐心协力,袁氏西却董卓,北据公孙瓒,南遏刘表刘焉,中原之地尽可掌握,哪里还有后来的曹操孙策什么事呢? 然而,相反的是,袁氏兄弟凭借着四世三公的家世和名望,并不能完全掌控诸侯,却用那仅有的一点影响力利用诸侯们互相拆台,挑拨离间,搅动天下。二袁水火不容,让诸侯们看清了袁氏志大才疏和格局狭小的本质,渐渐不愿意附从袁氏。 趁着董卓西退、袁氏相争,中原空虚,曹操趁机以兖州为根据地崛起,并将刘协握在手中,据大义名分逐渐强大起来;袁术被刘表赶到淮南之后,孙策看到了袁术的外强中干,脱离了袁术,占据江东;而其他诸侯诸如刘表、刘焉、张鲁、张绣等一看割据之势已逐渐明朗,也开始拥兵自重。袁氏相争,葬送了袁氏趁着汉末倾頽收拢人心的大好时机,反而因兄弟相争,自身的格局、气量失去了天下人心,导致曹操等诸侯有机会逐渐崛起,可谓不智。 四、最终结局 公元197年,汉建安二年,此时的天下早已不是袁氏一家的舞台,虽然袁绍占据河北幽、并青、冀之地、袁术据淮南之地;但新崛起的曹操、孙策、吕布等中原诸侯早已自立门户,刘表、马腾、李傕等人地盘也逐渐稳固。袁术却还做着他的袁氏美梦,在淮南僭称皇帝,建号仲氏。 袁术的行为很快导致了天下人的反对,曹操、吕布、孙策联合讨伐袁术,不久袁术便势穷力蹙。两年后,袁术困居淮南,走投无路,不得已原谅了他的这位庶兄。他将帝号和玉玺传给袁绍,还写信说,天下终究会是袁氏的(袁氏受命当王),兄长现在拥有河北四州之地,是天下最强大的诸侯,谁也不敢与您争锋。所以,将君位让给你,您一定能让他兴旺(谨归大命,君其兴之)。 袁绍并未谦虚,欣然接受了袁术的投诚,派袁谭接应袁术。然而,此时已经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正在忌惮袁绍,岂能相容,便派遣刘备、朱灵截了玉玺,将袁术阻隔在淮南。不久袁术吐血而死。随着袁术的死,袁氏兄弟的相争这才落下帷幕。 公元200年,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败于曹操,不久抑郁而终。可笑的是,袁绍的儿子们,延续了袁氏兄弟的格局和器小,袁绍继承人袁尚和二哥袁熙联合,对付长兄袁谭。袁谭不低,竟向曹操求援。曹操率军越过黄河,将袁二代们连锅端了。 袁绍费心费力打下的河北之地,袁术的淮南之地,最后都让曹操捡了便宜。 这对搅动天下、自信袁氏受命的兄弟终究还是烟消云散了。这堪比电视剧的狗血剧情,竟然真实的发生在袁氏的身上。从少年的歧视,到议立刘虞政见不同,再到南阳之事,两人各显其能,阴谋尽现。无政治家之风采,无军事家之魄力。袁氏兄弟政治短视、格局狭小,因为自身利益、成见而水火不容,最终导致袁氏功业难成,家族覆灭。徒留感叹于世间。 参考资料:《三国志·二袁传》《后汉书·袁绍传·袁术传

他当了16年皇帝,拥有100多个儿子,竟然没有一个是他的亲生的

古代历史上,皇帝继位的方式是“世袭制”,也就是在君王去世或者逊位后,将他的九五之尊传给他的子孙。所以古代皇帝除了治理国家,还有一件大事,就是挑选储君。很多皇帝从第一个嫡子出生后,就开始观察他是否适合继承皇位。如果发现他不成气候,就要赶紧再另寻更合适的人选,当然这都是在皇帝儿子多的情况下。古人最看重传宗接代,皇家贵族更是如此,所以皇帝为了拥有更多子嗣,也就有了后宫“佳丽三千”。不过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他也拥有妃子无数,但是在位16年,死后100多个儿子却没有一个是亲生的。 这个皇帝就是明武宗朱厚照。朱厚照是明朝唯一一个没有亲生子嗣的皇帝,从这里来看,也确实是个奇葩。不过他的“奇葩”可以说是被父亲惯出来的。朱厚照是父亲明孝宗的“独生子”。古代皇家能有“独生子”的真是太少见了,像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才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事情。而朱厚照之所以会成为独生子,主要是因为明孝宗这个皇帝太专情,他在位期间只有一后一妃,堪称专情皇帝的典范了,不过妃子少的后果就是子嗣也少。在朱厚照的弟弟3岁夭折后,朱厚照便成为了唯一的继承人。 对于这个唯一的儿子,明孝宗对其很是溺爱。朱厚照天性爱玩,除了治理朝政别的都喜欢。从小放荡不羁爱自由,15岁登基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当时以刘瑾为首的8位太监正是抓住了小皇帝贪玩的天性,每天要么给他弄几只野兽观赏,要么带他玩斗鸡,点鞭炮。在朱厚照不问政事的期间,8大太监则在背后疯狂的巧取豪夺,当时刘瑾的家底都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了,但朱厚照每天沉浸在花天酒地中却毫不在意明朝的死活。 要说朱厚照其实也是个好色之人,但是他虽然拥有女人无数,却一直没有子嗣。要是别的皇帝,估计早就着急了,找太医抓个药,养个身什么的。但朱厚照却似乎并不在意子嗣的问题。没有儿子,那么就招义子!当时只要是能哄得明武宗高兴的人,或者是长相十分俊美的之人,都会被其收为义子,还被赐予“朱”字国号。就这样,朱厚照当了16年皇帝,直到31岁驾崩之时,他拥有义子百人,却没有一个亲生儿子,最终只好让他的堂弟当了皇上。

大儿子叫“吴所谓”,二儿子紧随其后,吴京的起名还真“直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整个的社会上我们也是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科技背影,这对于我们来说是简直就是福音,若回想一下在之前的社会生存,我想我们应该值得庆贺的,不仅仅是整个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其中也是有诸多乐趣是充斥了我们的生活,闲暇之余的我们还真是有无穷多的事情可干,而在诸多的文化娱乐当中,我想电影的出现则还是令人振奋的。 随着我们国产电影的崛起,如今在面对好莱坞的时候,我们也没有任何的胆怯,在正确认知到了这两者之间的一个差距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迎难而上,在无数的失败之后,才能够杀出一条血路,而像最近上映的《哪吒》票房也是一路高升,而令人震撼的则应该是要讲到在春节时候上映的《流浪地球》,这无疑在科技片领域是有了质的飞跃,显然吴京成为了焦点,无论是对于电影的热爱还是能力的表现,我想都是可圈可点的。 在近几年当中,吴京这个名字也已经是名满天下,当初的《战狼》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铁血男儿的气质,在武打界也算得上是一号人物了,这样的男人对于普通女人来说恐怕还真是想要交往的对象,可在荧屏之上的他是硬汉,在现实生活当中的他是有些个直,我想很多关注他的人也应该有所知晓的,在很多的采访等节目当中,他的表现甚至是有些个木讷的。 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在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字上面,如今的吴京在收获了爱情之后,可以说这爱情、事业是两不耽误,现在已经是有了两个孩子了,而他的大儿子我想很多人都应该是听说过的,名字叫做“吴所谓”,这吴京也是太过于无所谓了,一般在为自己的子女其名字的时候,那都是费尽心机,查字典、翻古籍也是找到合适的一个名字,无论是男孩女孩,这名字就是他的标榜一般的存在,这名字也忒有特色了。 这样的一个名字也是让很多的网友调侃了,当然这不过就是他儿子的小名,户口簿上还真是不敢这样写,这家里人应该是不会同意的,而这大儿子的真名则是叫做“吴忧”,要说这真名也真是有些个例外,和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情景还真是有些个不同,不过这寓意还是不错的,人这一生最大的一个乐趣可不就是无忧过一生吗?然而在老二取名上,他 也是延续了哥哥的一个名字,很多人或许已经是知晓了,老二就叫做“吴虑”。 这看来他是想着将来这两兄弟能够无忧无虑过一生,听着倒也是不错的一个寓意,用名字来组成一个成语,我想还真是人才。在如今在为孩子们取名上面,或许是已经没有了那么多的一些个顾虑, 往往是将家长们的一个意愿呈现出来,让自己的孩子无忧无虑过一生,这恐怕就是最简单的一个希望了,当然吴京也是不例外的,从他为孩子的取名上,我们或许能够看到他在生活当中还真是个直男,你觉得呢?

回国热潮掀起,这个国家60万华人响应,走后当地受到严重冲击

历史总是不会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在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之后,我想大家都应该是能够认识到这样的一个现状的,如今我们也只能是站到了一个中立的立场去看待这些个历史事件,而在说到我们大中华的时候,这一路走来还真是磕磕碰碰的,曾经有过相当强大的时候,而在晚清时期也是受到了列强的欺负,我想这些也都是历史发展的铁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而纵观整个的历史来看,很多的华人们也都是选择了移居海外,尤其是如今的社会,很多人甚至是选择了更换国籍,这也是见怪不怪了的,有的人是选择了好的创业环境,有的是选择宜居的生存环境,有的是为了上学,还有的可能就是为了工作,但是我想在他们的心中,祖国永远是自己的家乡,也能够看到在每年回到祖国来看望家乡的人,毕竟这是生养自己的地方。 可如今我们整个的社会发展已经是足够强大,在经历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已然恢复了之前的雄壮,在国内整个的大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于是很多人就想着能够回国,而在这一波的回国热潮当中,有一个国家可谓是首先响应,随着华人们大量离去,他的国内经济各方面也是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 这个国家不是美国、日本,而是马来西亚,这或许还真是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要说去到这些个发达国家的人数是不少,然而华人数量最多的国家却是马来西亚,即使是在如今也是很多的名人都是定居在这里,他整个的华人占比已经是达到了20%,这可谓是相当惊人了。 这和我们整个的历史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从唐朝时候开始,就有我国的商人是和他们有了交易,在贸易的过程当中就有很多人定居在了马来西亚,而之后在他成为了其他国的殖民地之后,中国的劳工也是大量涌入了这里,久而久之在这里的中国人就相当多,而且是占据了诸多的行业。 当然在他们国内也是发现了这样的一个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限制了中国人在其中的生存方式,在教育、工作等方面是有了一定的控制,而随着受到这样的限制,华人们也是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而中国的环境却是越来越好,于是华人们就优先是选择了回来,而在这波热潮当中,马来西亚是有将近60万人回来,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有一定的打击作用的。 由于整个历史的发展,很多的制造业当中是充斥了我们华人的声影,但是这一下走了这么多人,对于他们来说显然是措手不及的,本身人口数量就比较少,在很短时间内就得不到人员的补充,这些华人的回国,让他们国内很多地方的经济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毫无一点的生机,我想这也是他们有些歧视别人所带来的后果,如今我们中国已经是屹立世界之巅,能够看到很多人是纷纷前来中国,而像马来西亚等也只能是自食其果了。

八国联军在天津发现了晚清军火库,打开一看里面的装备让人愤怒

中国物产丰富,在古代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 而到了晚清时期,中国的国力急剧下降、势力衰微,同时期的欧洲国家却迅速发展,以至于,从18世纪中期开始,中国对外的许多战争皆以失败告终。到了19世纪初,许多国家意识到诺大的中国已经无力守护其财富,纷纷加入瓜分中国的行列。 到了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朝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大清帝国的国际地位更是一落千丈。西方列强便开始对大清帝国这块肥肉垂涎三尺。到了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大清帝国的热潮。与此同时随着战争赔款的加深,人民不堪重负,终于引起了义和团运动。 此时的清政府更是内忧外患,无力抵抗,因此,西方列强更加放肆,它们趁火打劫,妄图吞霸大清帝国。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1900年,是为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庚子年,因此,史学界也将这场战争称为“庚子事变”。其中,八国指:英国、普鲁士(德国)、法国、美国、沙俄、意大利、日本、奥匈帝国这八个国家。凭借着先进的军事技术,联军一路高歌猛进。 它们先后攻陷并强行入驻了广州、上海、福州、青岛、烟台、旅顺等各大港口。紧接着又一路北上,直指天津,对于联军的进攻,清政府方面则派出了以义和团民众、绿营官兵、清朝八旗兵为主的军队进行对抗。其场面十分壮阔,一时间双方打得不可开交。 然而,这场看似慷慨激烈的殊死较量背后,清兵方面的战绩却实在有些令人汗颜:面对联军的强势进攻,清兵被打得节节败退,天津和北京于七月和八月先后沦陷,慈禧太后无奈只能易装带着朝廷重要官员连夜出逃,在一些残兵败将的保护下向西逃窜,还美其名曰“西狩”活动。 事后,清政府的拥戴者还对此做出解释:联军以八国之势欺华夏一国。 而实际上,这样的解释根本站不住脚。根据该战争参战士兵的战场日记和后世各国出版的战争回忆录所载:直到北京沦陷之前,联军士兵数量加起来约为一万六千人左右,而清军方面,光是内部作战人员就有不下三万人的兵力。这其中,包括武卫中军、神虎营、神机营、满蒙亲军等各部队,这还是没有包括在外围作战的大量义和团团民的结果。 当然,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两军对战并非完全以人数的多寡定胜负,在作战成员素质、军队士气和作战装备等许多方面也会受到影响。义和团是是晚清时期的一种民间团体组织,义和团团员崇拜神功附体,认为自己刀枪不入,他们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在民间四处为恶,而见识短浅的慈禧太后却对他们大家赞赏,认为:义和团可以为清政府挽回颓势。 因此,在慈禧太后为主的一干官员的默许和暗中推动下,义和团成员纷纷进京。它们在京城内四处建筑祭坛、焚香祷告,一时间,整座京城都陷入云雾缭绕、烟熏火燎的状况之中。而对于义和团所信奉的洪钧老祖和梨山老母,平民百姓皆被强迫接受,并且,还被要求对其尊拜。倘若,有人对义和团的神功加以质疑和否定,便会遭到义和团的严厉报复,或以殴打、或以侮辱,甚至,可能会惨遭杀害,而清政府却对这种情况视而不见,以至于民心皆失。 为了维护迷信带来的权威,义和团一直着力于破坏一切与科学有关的事物,对于洋人在中国修建的铁路和搭建的电线,义和团一直视之为邪物,认为中国之所以如此衰微就是因为这些“邪物”的存在,因此,平日无事的时候便四处巡逻,拆毁铁轨、截断电线之类的行为比比皆是。而对于那些家中藏有洋人所著书籍者,义和团还对他们冠以“二毛子”的蔑称,并将他们进行捕杀。遗憾的是,这种以民心为牺牲条件所换来的义和团,并没有给清政府带来多少回报。 尽管,慈禧太后一直对义和团即以厚望,但是,每次义和团与联军交战的时候都难有胜仗。每次开战,义和团要么挥舞着大刀长矛冲在前面,然在,联军凶猛的火力下表现的不堪一击,要么就是在联军火力的震慑下抱头鼠窜、鸟兽四散。这种以愚昧和狂热为力量的义和团,在理智与科学面前顿时原形毕露,就其表现来说,以“乌合之众”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 相比义和团成员而言,清政府的编制的绿营与军队八旗稍显正规。 经过甲午战争的惨败教训,清政府痛下决心,花费重金聘请美国和德国教官对清政府正规军进行培训,其训练和编制方式完全仿制西方,甚至,军服都是仿制德军制服样式。将这支军队取名为“武卫军”按照编制,“武卫军”分前、中、后、左、右五支军队,每支军队整编达万余人,是当时清政府实力最强的军队。 而在庚子事变之前,五支军队中最强的武卫右军就在袁世凯的带领下到山东布置防守,武卫左军则在宋庆的带领下在山海关一带驻扎,其余前中后三军布防于京津铁路沿线,五支军队互为犄角之势。庚子事变爆发后,正规军在义和团团员的帮助下正式吹响反攻的号角,率领万余名北京城官员攻打洋人驻扎的外国使馆区。 此时,不管是阵前冲锋还是挖地道偷袭,大炮打击或是箭雨覆盖,各种方法无不用尽。战斗持续了一个月之后,外国大使馆外围尸体遍布,而大使馆却仍然未能攻破,各国旗帜虽然弹痕遍布却依旧未倒。更令人气愤的是,当时大使馆驻守的各国兵力加起来不过千余人,而进攻方却高达三万,更不必说源源不断的增援兵力了。 可以说,在人数上占尽优势的情况下,清军却未能突破联军防线,其指挥官的无能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两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许多人将清军失利的原因归咎于敌方军事科技的强大,因此,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的出现,其中,的“技”便是指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尤指军事方面。然而,在有了前面几次战争的失利之后,清政府早早便已花费重金从西方购买了大量先进的军事装备。 更让人惊讶的是,在庚子事变期间,意大利军队曾经因为遭到清兵伏击而无奈退回天津,却在天津附近的一座几乎无人防备的兵器库中,他们发现了大量的枪械弹药和战斗补给,可以说,这些枪械的先进程度甚至连意大利军队都自叹不如。根据后来意大利军官对此次战争的回忆录所记载我们可以发现: “意军发现的装备大部分都是最新出厂的新品,其中,大量装备比联军装备更加先进,这还不乏有大口径大炮之类的高级军火。” 由此可见,在经历过甲午战争后的李鸿章等人,早已对清军的军火进行更换升级,使之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尽管如此,清军在联军面前仍然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用联军指挥官的话来说就是:清军明显是训练不足,其战斗意志之薄弱、士气之低迷、纪律之废弛,即使是拥有最好的装备,也不能发挥其效力。 如此看来,大清军队尽管在人数、装备上占有优势,却只是一群行尸走肉而已,归根结底,还是双方在思想上存在着太大差异。经过思想启蒙的西方军队,信奉的是人文主义,因此,在作战的时候,便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而反观清兵方面,却仍然停留在封建思想的层次,即使是作战也是奴仆为主而战。 两军交火的时候,一方为己,自然拼尽全力,另一方却是奴仆为主,驱奴仆与主人相争,清军焉能不败? 如此看来,师夷之长技显然还是不够的,我们不仅要师夷之长技,更要师夷之思想,而后来的爱国者想必也是察觉了这个问题,所以,才有了鲁迅、李大钊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一个国家的精神气貌源于国民的精神气貌,而要对国民的个人面貌与整体素质进行一个质的改变,最佳的做法便是以国民教育为切入点,可以说,这才是民富国强之正道。 参考资料: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师夷长技以制夷》、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所谓有真本事的人,身上往往具备这一个字,改变自己从它开始

在我国社会当中,我想在一定程度上,我们都是可以看到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除却这能力之外,实际上还是有诸多其它的因素的,往往看似是比较不太受重视的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却能够让他们的处事变得极其简单,这和西方世界是有很大程度上的区分的。而我们在社会当中所看到的那些个所谓的成功人士,一般这本事肯定是相当大的,智商、情商等方面也是略要强于别人的,可是光有这些就够了吗? 纵观整个的历史背景,很多人能够做到名垂青史,我们说往往成功的人都是相似的,而在他们诸多的品行当中,还真有一个字是离不开他们的,这个字无论是对于任何人来说都相当受用,他不仅仅是我们成功的关键,更多对于我们在人格上面的完善提供了一个保证,这个字就是“忍”,还真是别小看他,在某种情景之下,他所发挥的作用还真是无限量的。 首先我们在一个人的修养上面来看,这个字就是我们在成功路上所必要的一个气节所在,要想成为这人上人,那首先自己要做到的第一点就是包容别人的过失,这对于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自己就是一个心胸狭隘之人,那么接受不了别人的错误,这样的人显然就不可能存在成功的气质,在为人处事上面,懂得隐忍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对于我们人生成长也是有帮助意义的。 而且来从历史上面的一些个事例来看,大家最为熟知的就应该是“卧薪尝胆”的勾践了,这个典故应该是很多人都听说过的,在面对亡国这样大的灾难的时候,他依旧是能够有这般的魄力,我想还真是少有人能够做到。当然还有像司马迁,《史记》这部历史巨作很多人至少应该是熟知的,当初在受到了宫刑之后,在监狱当中完成,这已经不仅仅是忍耐痛苦,而是人格上面的升华。 当然在另外的一面,往往一帆风顺的还是比较少见的,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好事多磨”,这应该是我们都曾经听说过的,要想成就大事业,这对于任何人来说的都应该是相当难的,那么如何在这其中能够做到先人一步,我想最大的一点就应该是能够比别人多一份耐力,眼看着明天的曙光即将到来,很多人却是在今晚没有熬过,天将降大任,这其中磨难岂能是一般人能够抵挡得住的。 在面对诸多困难的时候,实则这就是我们成长的一个机会,在整个的人生成长的历程中,只有这些磨难能够为我们带来诸多的机会,可以说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可就是有的人选择了接受,而有的人选择了躲避,一次次错失了成功的关键。所以我们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这首先在气势上要赢,而忍耐是最好的选择,期间的痛苦或许令人难以承受,但是失败的滋味同样不好受,改变自己,从忍耐开始,这将会是陪伴我们一生的跟随者。

看,这个邻国:独立100年,还在原地踏步

今天,是阿富汗第100个独立纪念日。100年前,阿富汗打败了英国占领军获得独立。1919-2019年,“独立”后的阿富汗先后历经三次英阿战争、被苏军占领、被英美联军盘踞。战乱、恐怖袭击、爆炸……不幸成了这个国家的符号。 01 开国之父,来自托钵僧的指认 艾哈迈德·沙阿,当年才16岁,只是一名部落青年。 他的忠勇和才干,受到波斯国王纳迪尔·阿夫沙尔的器重。 国王纳迪尔远征印度时,带上了艾哈迈德·沙阿,并把手下一支4000多人组成的精锐骑兵托付给他,希望远征途中,他能守护王室女眷的安全。 1747年的某天夜里,波斯军队哗变,纳迪尔被亲信刺杀,和国王出征的后宫妃嫔成了乱兵垂涎的战利品,正在王室女眷下榻处值守的艾哈迈德凭借一人之勇,打退了一波又一波醉汉,并召集手下突出重围,踏上了回家的征程。 国王被刺,眼看波斯帝国就要崩溃,阿富汗最有实力的普什图族各部落首领、学者和法官,意识到必须选出一位君主,带领大家继续向前。25岁的艾哈迈德也在其中,只不过他作为小字辈,在会上也没啥好说的。 大会连开9天,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最后一位年迈且有威望的托钵僧,一手指向年轻的艾哈迈德:“他就是你们的王,看啊,他有众人所没有的贵族与王者之气”。 艾哈迈德婉言表示,自己资历不够,难堪大任。托钵僧却把一顶麦草编成的王冠戴在了艾哈迈德的头上。 那一刻,艾哈迈德仿佛焕发了领袖的神采,就这样得以称王。 自此,艾哈迈德成为阿富汗近200年公认的国父。没有民主选举,也不是拳头抢夺,结果却如此的富有戏剧性。 尽管这可能是个虚构的故事,但阿富汗裔作者塔米姆·安萨利还是拿它开篇,他深知这个故事代表着普什图文化,宗族支持、部落领袖首肯决定着候选人能否顺利成王。 02 被大意刺杀的国王成历史悬案 刺杀和叛乱是贯穿阿富汗历史的家常便饭。 本世纪初,阿富汗迎来了好色又败家的哈比布拉国王,他定期举办“女士之夜”,寻猎近臣的妻女。 1919年2月,一战刚刚结束,哈比布拉想参加巴黎和会,但被罗斯福和张伯伦“婉拒”。他在不忿中踏雪外出打猎。 半路掉队的大臣侯赛因收到一封密报,读罢脸色大变。他立即手书一封,让信使速速转呈哈比布拉。信使骑着黑马,穿着黑衫,方便国王一眼认出。 信使按时完成了任务,哈比布拉却忙于取乐,随手把手书丢了。当晚用过晚餐,哈比布拉回到营帐准备就寝。帐中还有亲王纳斯鲁拉。营帐外禁军首领纳迪尔正带队巡逻。 哈比布拉进入梦乡后,仆役退出,没走几步就听到一声巨响,紧接着看到一个黑影闯出门外。哈比布拉被一颗子弹不偏不倚穿透心脏,早已断气。 事后有人称,纳迪尔和纳斯鲁拉有意包庇,让刺客逃脱。刺客一直就潜伏在国王营帐里。 热衷改革的三王子阿曼努拉临危不乱,掌握了财政和军队大权。 03 一个土匪,废除了国王的新宪法 1923年,新上任的阿曼努拉昭告全国,推行新宪法“秩序之书”,虽然并未声称要凌驾沙里亚法(伊斯兰宗教法的总称)之上,但其中的条文令人兴奋,也让人不安。 “秩序之书”禁止酷刑、禁止童婚、赋予公民检举贪腐的权利、规定结婚彩礼上限,同时规定罩袍和面纱不再是女性的必需品;阿曼努拉还提议反对一夫多妻,他本人也只有一位妻子。 很快,阿曼努拉被宗教领袖说成了异教徒,说他会闯入各家各户,强行摘下妇女面纱,接下来,天晓得他会干出什么来。 1927年,阿曼努拉国王夫妇前往欧洲和非洲访问。在埃及伊斯兰高等学府爱资哈尔大学,阿曼努拉没有换上穆斯林服装。他身着一袭鸽子灰西装,戴着礼帽,在清真寺里祈祷。在场的学者和教士又是皱眉,又是咋舌。 在法国火车站,前来接站的总统先生低头鞠躬,握住王后索拉娅的手,殷勤地把嘴唇贴在她的手背上。 这些新闻照片传到阿富汗山区,满脸胡须、戴着头巾的男人目瞪口呆,国王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阿曼努拉还沉浸在这次伟大的旅行之中,带着孩子般的兴奋回到阿富汗。他昭告全国:要荡涤旧的东西,肃清那些胡说八道的迷信。 南方的保守势力发动了叛乱。阿曼努拉派兵去镇压。首都空了,萨考纠结了一队土匪杀进王宫。 阿曼努拉带着孕妻、妹妹,狼狈出逃。他一直逃到意大利,做家具为生,最后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04 阿富汗的巅峰时刻,只是一次体验 1953年,阿富汗迎来另一位现代主义者——红色亲王达乌德首相。达乌德曾留学法国,以专制冷酷著称。 吸取了阿曼努拉的教训,达乌德采取了温和举措:1957年,喀布尔电台开始播放女歌手的音乐。 保守派认为女人只要不被看见,听她们的声音可以。 1959年8月,独立日假期第二天,王室成员在包厢里观看常规的阅兵仪式,王室女性竟然没有穿罩袍、没戴面纱!人们清楚地看见了哈麦拉王后、比勒吉斯公主,还有达乌德妻子扎米娜的脸。 国内几位最有权势的神职人员用“震惊体”联名上书达乌德,要求达乌德把国家带回沙里亚法的正轨上来。 达乌德说,非常愿意遵守教法,但他翻遍了《古兰经》,也未找到先知强制执行罩袍的只言片语。他自知学识有限,恳请学者们把相关段落找出来给他看。 然后,保守派带着各种经典来了,仔细钻研,果然没有任何发现。 王室女性自此不再穿着罩袍,其他女性也可以自愿选择穿着,王室不会强制。 接下来的5年里,阿富汗的女性仿佛快速走完了5个世纪。她们终于在教师、护士甚至医生的岗位上发挥作用,政府部门、工厂和私营商业机构中,也出现了女性职员的身影。 1963年,喀布尔已经拥有6家电影院,3家放映欧美电影,3家放映印度电影,那里面有未经遮掩的女人面孔,还有女人唱歌、穿着紧身衣跳舞,这对阿富汗男性来说是一种陌生的经历。 六年后,男女同校成为常态,喀布尔的女士开始出现在公共场合,她们不仅展露容颜,还露出了手臂、腿、甚至是乳沟。 阿富汗迎来高光时刻,被称为“中东小瑞士”。 05 坦克部队和苏联战机对准总统府 历史惊人地重复。 1973年,国王査希尔去意大利度假,卸任首相达乌德发动政变,自封总统。 再度上台的达乌德保留了自己一贯的强硬作风。达乌德推出一揽子解决国内安全隐患的计划:抓捕所有他认识的左派领导。 逮捕行动刚过一两天,坦克部队指挥官求见总统,说得到消息,一个很大的阴谋计划将在4月27日行动。他请求将进入战备的坦克部队部署在王宫周围,保卫王宫。 4月27日清晨,天气晴朗,街道平静如常。中午12点,近郊的山顶上传来隆隆的炮声,坦克的炮塔随即旋转过来,对准了王宫。 …

汉朝我国有一条律法,美国至今仍在使用,专家:可惜我们没继承

中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继承了很多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东西,例如汉字、例如文化,这些瑰宝都是的后人终生受益。中国的一些文化还影响着其他国家,就比如说汉字也对于韩国以及日本的历史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现在日文中还有着汉字的影子。 我国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国家,古代封建社会推崇的儒家思想就是将仁义放在了首位,所以古代的法律也十分尊重普通人的权益,我国的法律起源要追溯与三皇五帝的时期,那时候的官吏皋陶将违法的人关入监狱,知道后面的秦汉唐宋元明清,甚至是到了现如今中国一直都在完善法律。 但是让人感到遗憾的就是,在汉朝的时候,我国的一条法律被美国现在还在沿用着,专家们表示,非常可惜中国没有继承它。如今很多人都希望能够恢复这一条法律,这就是汉高祖刘邦的《九章律》中曾写道:私人财产不可侵犯,凡是不经主人同意擅闯私宅者,无论是想谋取财产还是杀人夺宝,主人可将其处死,甚至都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这一法律保障了住户的安全,直到现如今的美国仍然有这样子的刑罚,而且我们也知道美国是一不禁枪的国家,一旦发现自己的私有住宅有了闯入者,美国人就算是用枪射杀都不用负责任。但是放在现如今这就属于是防卫过当了,在我国现在的法律当中这样子也是要接受处罚的。 其实这些法律都是有具体的事例的,法律虽然是无情的,但是人是有情的,现如今我们制定法律还是需要结合实际,时代在进步,我们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执行真正公平的法律。

此人是湘军三把手,有骨气但不好驾驭,曾国藩有句名言指的就是他

“勉强合作,肝胆变楚越”,这句话出自曾国藩,意思是说同僚之间合作,如果感到非常勉强的话,最后的结果两个人将会向楚国和越国一样,打起仗来。早在湘军初建时期,曾国藩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王鑫是湘军最早的发起人之一,也是湘军早期的三把手。咸丰二年,曾国藩奉旨办理团练,尽管衔有王命,但他手中并无一兵一卒。初到长沙时,曾国藩全仗罗泽南、王鑫统率的1000名湘勇作为基干。因此,曾国藩称赞王鑫志大才高,“忠孝性成”。 王鑫也是湘乡人,与曾是老乡,幼时纯孝。他的母亲生疽,王鑫用口吸吮,敷药以后,血出如箭,王鑫号泣吁天。数日病好,人以为至孝感动上苍所致。他24岁时为诸生,从罗泽南游,很受器重。 咸丰二年,太平军进入湖南境,他上书湘乡知县朱孙诒,请编练民兵。朱县令让他与罗泽南招募乡勇千人教练,罗泽南将中营,王将左营,驻扎县北,后调入省城。曾国藩奉命办理团练后,论声望和地位,王鑫等当然不能与他相提比论,他们没有功名,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的失意文人。 但在湖南巡抚骆秉章的支持下,王鑫对曾国藩并不怎么尊重,并非奉命唯谨。而曾国藩希望借助“钦差”的大名,依靠王鑫这支队伍实现自己编练新军的计划。 由于曾国藩在长沙练兵多次碰钉子,为了避风头,他移师衡州,自己设立粮台,树起了招兵旗,但王鑫始终没有应募。这时,曾国藩发现,王鑫有不可原谅的缺点,那就是意气满溢、精神上浮、言事太易,心虑其难与谋大事。 本来,军饷不足是困扰曾国藩多年的大问题,自从决计办水师后,经费更加紧张。曾国藩要求王鑫精简所部,王不同意。曾国藩又提出不能用藩库银两,因为花巡抚的钱,就要听从巡抚的调度,从而失去控制权。他还要求王鑫按照自己拟定的460人一营的编制改编队伍,这些都使王鑫无法接受。 太平军进攻江西时,湖南援师战败,死者大多是王鑫亲旧。他请示曾国藩练万人复仇,曾没有答应,王回到家乡就招募了几千人。对此曾考虑再三,提出王鑫自己可以自行决定的有哪些,必须遵从自己的有哪些,哪些是需要两人一起商量的。 但王鑫仍然我行我素,曾国藩觉得无法共事,便决定分开各自发展。“勉强合作,肝胆变楚越”的理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应该说,创立湘军,曾国藩不是第一人,湘军的教父是罗泽南。作为罗泽南的学生,王鑫很有骨气,位居第二把手。曾国藩出山后,因为是侍郎身份,所以就成了湘军的第一号人物。位置的变化,加之在营制、理念上的众多分歧,曾国藩出省江西的时候,明确跟王鑫说:“我们分开各自发展。” 刚开始很多人,包括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都觉得不满意,认为这有点过河拆桥的感觉。认为过去湘军真正开创局面的是罗泽南和王鑫,现在你做到了湘军的老大,怎么能把王鑫踢开呢? 曾国藩为此到处写信做解释工作,其中包括他的父亲,还有郭嵩焘、刘蓉这些人。并宣传他“肝胆变楚越”的这一理念。曾国藩解释说:“我与王鑫的争执在哪里?王鑫是是复仇起见,我是为天下起见。”意思是说,他有一个更远大的目标。 后来曾麟书回了一封非常简短的信,只有两行字:“儿如果战死湖南,我不为你哭;如果你战死在湖南之外,我为你哭。” 曾麟书这位老爷子很有气概,意思是说,如果你死在湖南战场,将来顶多是地方志留下你的名字,你是保卫家乡而殉难的;但是,如果你出了湖南,战死沙场,就不是保卫自己家乡了,而是为了保卫国家而死,这是更高的层面。曾老爷子这封回信虽然只字未提王鑫,但显然是认同了曾国藩“肝胆变楚越”的说法。

丁原之死成谜:并非是吕布贪财,实则因为这2个原因

在《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可谓是原著的经典桥段之一。只见虎牢关下,张飞一声大喝,由此吕布”三姓家奴”之名,可谓传遍天下。作者借张飞之口,表达对吕布的摒弃之情,确实颇有道理。吕布为财帛良驹先杀死第一个义父丁原,然后又为一个婢女(演义中指貂蝉)杀死第二个义父董卓。 由此一来,尽管吕布勇猛无双,但是很多人也无法再信任于他。那么问题来了,丁原究竟是不是死在吕布手中的呢?答案见于《三国志董卓传》:“卓又使吕布杀执金吾丁原,并其众,故京都兵权唯在卓。”因为这件事,史书对吕布的评价,也自然变成了“轻狡反复,唯利是视”。值得一提的是,史书中只说吕布受董卓指使,并没有明说吕布是因为财帛良驹才杀死丁原的。那么丁原之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从史料中的一些蛛丝马迹来看,丁原之死其实是挡住了两拨人的利益。而吕布恰恰是同时拥有这两方派系的共同身份。其一是并州集团,吕布之前是丁原以外的二号人物;其二是董卓党羽,吕布代表了并州集团的意愿,投入到了董卓麾下。因而不难发现,丁原的存在无疑是阻碍了这两拨人马的联合。 据《三国志公孙瓒》记载,公孙瓒在与袁绍交战之时,为了让自己名正言顺,曾写下了讨伐袁绍的檄文。这就像袁绍后来讨伐曹操,命陈琳写下讨曹檄文,是相同的道理。在公孙瓒公布的袁绍十大罪状中,袁绍的第一大罪是这么说的:“何氏辅政,绍专为邪媚,不能举直,至令丁原焚烧孟津,招来董卓,造为乱根,由此可见。” 从这处记载中,不难发现这么一件事情——董卓和丁原入洛阳,背后的真正操控者,正是袁绍。也就是说,董卓和丁原是袁绍用了一些手段拉拢过来,用来助自己成事的。不过令袁绍没想到的是,董卓这厮在进京之后,反而生出了谋逆之心。就这样,袁绍和董卓的关系破裂。而袁绍又没有兵权,只能暂时离开朝堂,并嘱咐丁原与董卓作对。 董卓手下有几千西凉骁骑,而丁原手中也有并州铁骑。从军事力量上看,两者可谓是势均力敌。但是政治嗅觉敏锐的董卓,很快便发现了一丝端倪——丁原和他的下属关系不好。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丁原和吕布代表的政治力量不同。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丁原没有直接控制并州军团。丁原本就是代表朝廷,从外地调来做了并州牧。而并州军中以吕布为首的本土势力选择与丁原结盟,这才有了丁原执掌并州集团的表面现象。 而并州下层的将官和士兵,是不认同丁原的领导地位的,他们直接受到吕布、张辽等人的管辖。丁原在来到并州以后,以朝廷的名义将他们安抚招纳下来,通过笼络吕布,这才达成了掌控并州集团的目的。首先要明白的是,吕布等人同意丁原领导并州集团,并非是服从他个人的命令,而是要让自己组建出来的军队,得到朝廷认可,从而有着合法地位。尽管丁原对吕布很重视,还任命他为自己的主薄,但丁原自己的管理水平和政治手段实在不怎么高明。 看看董卓进入洛阳的举动,足以见其高明的政治手段。据《九州春秋》记载:“卓初入洛阳,步骑不过三千,自嫌兵少,不为远近所服;率四五日,辄夜遣兵出四城门,明日陈旌鼓而入,宣言云“西兵复入至洛中”。人不觉,谓卓兵不可胜数。”董卓靠着虚报兵力的办法,不仅震慑了朝中百官,还成功收服了何进的残余势力。 因而在以吕布为首的并州武将心中,跟着董卓要比跟着丁原好太多了。而且董卓掌握了朝政以后,即便他的手段在不光彩,他也是代表了朝廷的合法性。不难发现,当董卓意识到并州集团的武将有二心之时,他第一时间内向着吕布发出了真诚的邀请。 经过一番抉择,并州集团自然选择了手段更高明的董卓。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并州集团和董卓西凉军的合并,也让后者再次壮大了势力。而并州集团中的武将,也被董卓“投桃报李”,吕布一跃成为武将中的话事人。从这一点来看,丁原之死确实是一个悲剧,他认不清出形势,才是最为致命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