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往往家大业大的家族容易出现兄弟相争,导致功业不竟;而家小业薄的反倒人人谨小慎微,兢兢业业,最终成就大业。三国时期,袁氏四世三公,拥有很好的政治基础和人脉。如果能够齐心协力,或许就没有曹孙刘什么事了,然而袁氏兄弟的一生,生生把自己活成了电视剧里的狗血剧情。

一、袁绍和袁术其实是亲兄弟

袁绍与袁术出生于著名的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家族。所谓四世三公,起源于袁安。袁安在汉章帝时官至司徒,袁安之子袁京、袁敞,袁京之子袁汤,袁汤有四子:袁平、袁成、袁逢、袁隗。所谓四世三公便是指袁安(司徒)、袁敞(司空)、袁汤(太尉)、袁逢(司空)、袁隗(司徒)四代人共五人得封三公。

袁绍乃是袁逢小妾所生的庶子,袁术是袁逢的嫡子。因袁绍伯父袁成早逝,袁绍因此过继给袁成为嗣。但从血统上来说,袁绍和袁术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两人长大后,袁绍仪表堂堂,喜欢与名士结交,能折节下士,因此在士大夫圈里很有名望(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而袁术年少时喜好游侠仗义,多与浪荡公子声色犬马(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长大些才开始注重于名士结交(后颇折节)。

因此,少年袁术的名望是远不及袁绍的。袁术大概是有些嫉妒这位庶兄,因此多在人前毁他,说他是“奴隶之子”,暗指他庶出的身世。

在那个儒学最盛的东汉,对于出身、嫡庶还有有些在意的,不然后来曹操听说有人说他是赘阉遗丑会那么生气。虽然这件事并没有对袁绍造成多大的名誉损失,但是少年袁绍的自尊心应该是受到了极大地打击的。

袁绍将自己的自尊心埋藏在心底,在心里暗暗发奋,誓要成就一番功业。袁绍的出身和兄弟的歧视,应当是他表面自负,其实内心自卑的性格形成原因。

袁绍也确实颇有见识和能力,党锢之祸时袁绍始终不肯出仕。党锢之祸解除后,袁绍才出来,先后任西园八校尉中的中军校尉,转司隶校尉,灵帝死后接管八校尉之兵。而袁术也先后做上了河南尹、虎贲中郎将的位置。

这里说明一下,西园八校尉是汉灵帝时设置的一支特殊的军队,声威显赫,一时连大将军何进也受其节制。而同时八校尉都是少壮派军官,汉灵帝自任无上将军。可见八校尉是汉灵帝为了更好的掌握政权和军权而设。能接管八校尉之兵,可见在灵帝晚期,袁绍已经是一颗炙手可热的政治新星了。

二、议立刘虞之事

公元189年,董卓废少帝,立献帝。袁绍逃往渤海,袁术逃往南阳。袁绍在渤海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而袁术在孙坚的帮助下在南阳扎稳了脚跟。袁绍联合袁术、刘岱、桥瑁、曹操等人组成了关东联军,讨伐董卓。关东联军声势浩大,董卓畏惧,携汉献帝退兵长安。

当初,董卓议立献帝刘协的时候,袁绍以少帝乃灵帝所立、并无过错为由而反对–实际上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地位–但董卓恃军强立,这才导致了袁氏兄弟的出逃。袁氏兄弟出逃时,董卓为了收服袁绍,以他为渤海太守。结果袁绍却广发檄文,起兵反叛,董卓一怒之下,将袁氏在京的所有人,包括袁隗一并杀害。因此,袁绍本来就不愿意承认刘协的合法地位,现在更加不可能承认刘协的正统了。

现在,汉献帝在董卓挟持下逃往长安,自离京师,袁绍心里便盘算着,拥立一位皇帝,来取代刘协的正统地位。

袁绍选中的是年高德劭、颇有民望的宗正、幽州牧刘虞。参与这件事的关东诸侯,据汉书、三国志记载有袁绍、韩馥等,曹操曾明确表示不参与。

袁绍心想,袁术好歹同出袁氏,此次罹祸如此惨烈,当与之同心,便与袁术商议共立刘虞。袁术却不同意,还以国家大义等反劝袁绍。

袁绍是什么人哪,一看就知道这个弟弟并不是那么大公无私的人。因此,袁绍再次写信给袁术,信中言辞恳切,主要从三个方面劝说袁术:

其一,刘协政权不具备正统性:

刘协的血统值得怀疑,现在更是董卓专权,这样的政权怎可再相信?(无血统之属,公卿以下皆媚事卓,安可复信);

其二,立新君之事可行性很高:

董卓自行往西,现在只要屯兵于关隘要地,就可将董卓和刘协困死在关中(但当使兵往屯关要,皆自蹙死于西)。这样山东之地另立新君,可以迅速掌握局面,取得和平。

其三,袁家立场:

咱们袁家老小,尽被董卓杀害,作为袁家人,怎么可以北面侍奉他呢(又室家见戮,不念子胥,可复北面)?

然而,袁术仍不答应。他在回信中说,汉献帝聪睿,血统更是无稽之谈,只是因为董卓。阖家老小也是董卓杀的,跟国家无关。

这件事背后有很有深意。袁绍辅立新君,其实是想要凭借酸枣之盟的盟主之威将新君握在手中,最不济也有拥戴之功。而袁术之所以不同意,也不是因为公义,而是看到汉家的天下已经没有希望了,袁家四世三公,自己又是袁家的嫡子,大有可为(术观汉室衰陵,阴怀异志-后汉书)。袁绍没有看到他这个弟弟的野心,自然劝不动袁术了。

两人之事事小,事关家族,袁术也不同心。袁绍甚感凄凉,觉得自己这个弟弟还在嫡子的自我标榜中歧视自己。因此,袁绍十分不满,认定了袁术与自己不同心。

许多人觉得此事是袁术气量狭小、野心爆棚,但实际上,袁绍此举成功率很低,失败后风险又极高,邀请袁术加入也不是什么好意。当时,很多有识之士,比如曹操,都看到此事难为,拒绝参加袁绍的拥立行动。

果不其然,作为这件事的核心人物,被推举的宗室-刘虞,因为忠于汉室,坚决不同意被拥立。袁绍等退而求其次,请领录尚书事,仍然被刘虞严词拒绝。

三、南阳之争和诸侯的崛起

刘虞之事在袁氏兄弟心里种下了不和的种子。而接下来这件事,则将两人彻底推向了对立面。

袁术在逃亡南阳后,苦于没有立足之地。这时,长沙太守孙坚从荆州一路北上讨伐董卓,却得不到军需供应。孙坚先杀荆州刺史王睿,再杀南阳太守张咨。南阳成了一个无主之地。

这时,刘表表奏袁术为南阳太守,袁术又表孙坚为豫州刺史。这样,孙坚和袁术结成了战略同盟,孙坚在前方带兵,袁术在后方以后将军之尊统领南阳之地。

初平二年,袁绍做了一件很恶心的事。他趁着孙坚出兵讨伐董卓、远离南阳之机,派遣周昂(一说周昕)为豫州刺史,派兵袭取了阳城。

此计如果成功,袁绍不仅可以将南阳号称东汉三都之地握于己手,还能使袁术丧失根基。这招之狠毒,可见袁绍也不是什么善茬。

袁术自然不会甘心,他迅速派兵夺回了阳城。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他以孙坚和公孙越(公孙瓒之弟)为将。最重要的是,阳城收回了,公孙越却莫名其妙的死在了这场战役之中。而后,袁术立马给公孙瓒写信,说你弟弟如何死的凄惨,袁绍军如何狠毒的杀了他。末尾还有袁绍“本不是袁家子”等侮辱袁绍之语。

这招挑拨离间相当有效果。公孙瓒本是辽东名将,为人桀骜不驯。因与刘虞之矛盾与袁绍本就不和,此时正想找机会将河北收入麾下。接到袁术的信,公孙瓒正好将这笔账全部算在了袁绍的头上(余弟死,祸起于绍),起兵讨伐袁绍。

而袁绍听闻袁术信中的侮辱之语,也怒不可遏,发誓与袁术势不两立。

公孙瓒世之名将,河北多郡县叛离袁绍,袁绍大惊。为了集中精力对付公孙瓒,防止两面受敌,袁绍便南联荆州刘表以制袁术。此时,袁绍与刘表联合,扶持曹操;袁术与公孙瓒联合,暗地里扶持孙坚。后来的袁绍与公孙瓒河北之争,刘表和孙氏的世仇,背后都是袁氏兄弟相争的结果。早年的曹操也可以算是袁绍的半个小弟。

这样,袁氏兄弟这双搅屎棍将整个天下搅动都起来了。可以说,曹操迎汉献帝前,东汉帝国的军阀们的很多军事行动,都是在为袁氏相争买单。

如果此时,坐拥南阳和豫州的袁术和拥有冀州并州的袁绍齐心协力,袁氏西却董卓,北据公孙瓒,南遏刘表刘焉,中原之地尽可掌握,哪里还有后来的曹操孙策什么事呢?

然而,相反的是,袁氏兄弟凭借着四世三公的家世和名望,并不能完全掌控诸侯,却用那仅有的一点影响力利用诸侯们互相拆台,挑拨离间,搅动天下。二袁水火不容,让诸侯们看清了袁氏志大才疏和格局狭小的本质,渐渐不愿意附从袁氏。

趁着董卓西退、袁氏相争,中原空虚,曹操趁机以兖州为根据地崛起,并将刘协握在手中,据大义名分逐渐强大起来;袁术被刘表赶到淮南之后,孙策看到了袁术的外强中干,脱离了袁术,占据江东;而其他诸侯诸如刘表、刘焉、张鲁、张绣等一看割据之势已逐渐明朗,也开始拥兵自重。袁氏相争,葬送了袁氏趁着汉末倾頽收拢人心的大好时机,反而因兄弟相争,自身的格局、气量失去了天下人心,导致曹操等诸侯有机会逐渐崛起,可谓不智。

四、最终结局

公元197年,汉建安二年,此时的天下早已不是袁氏一家的舞台,虽然袁绍占据河北幽、并青、冀之地、袁术据淮南之地;但新崛起的曹操、孙策、吕布等中原诸侯早已自立门户,刘表、马腾、李傕等人地盘也逐渐稳固。袁术却还做着他的袁氏美梦,在淮南僭称皇帝,建号仲氏。

袁术的行为很快导致了天下人的反对,曹操、吕布、孙策联合讨伐袁术,不久袁术便势穷力蹙。两年后,袁术困居淮南,走投无路,不得已原谅了他的这位庶兄。他将帝号和玉玺传给袁绍,还写信说,天下终究会是袁氏的(袁氏受命当王),兄长现在拥有河北四州之地,是天下最强大的诸侯,谁也不敢与您争锋。所以,将君位让给你,您一定能让他兴旺(谨归大命,君其兴之)。

袁绍并未谦虚,欣然接受了袁术的投诚,派袁谭接应袁术。然而,此时已经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正在忌惮袁绍,岂能相容,便派遣刘备、朱灵截了玉玺,将袁术阻隔在淮南。不久袁术吐血而死。随着袁术的死,袁氏兄弟的相争这才落下帷幕。

公元200年,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败于曹操,不久抑郁而终。可笑的是,袁绍的儿子们,延续了袁氏兄弟的格局和器小,袁绍继承人袁尚和二哥袁熙联合,对付长兄袁谭。袁谭不低,竟向曹操求援。曹操率军越过黄河,将袁二代们连锅端了。

袁绍费心费力打下的河北之地,袁术的淮南之地,最后都让曹操捡了便宜。

这对搅动天下、自信袁氏受命的兄弟终究还是烟消云散了。这堪比电视剧的狗血剧情,竟然真实的发生在袁氏的身上。从少年的歧视,到议立刘虞政见不同,再到南阳之事,两人各显其能,阴谋尽现。无政治家之风采,无军事家之魄力。袁氏兄弟政治短视、格局狭小,因为自身利益、成见而水火不容,最终导致袁氏功业难成,家族覆灭。徒留感叹于世间。

参考资料:《三国志·二袁传》《后汉书·袁绍传·袁术传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