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是旧社会中的一种贱称,大多数指的都是那些地位低下的仆人,这些人有的世代为奴,有的家道中落被卖身,无论哪种情况,奴才都没有任何自由,只是听话做事的机器,一些清宫戏中,那些太监都自称奴才,甚至有些人气急败坏之后打骂狗奴才,看似十分卑微,实际上有的人就连自称“奴才”的资格都没有。

清宫戏中有的大臣面对皇帝的时候也会自称“奴才”,同时也会称“臣”,两者相比下,无疑“臣”的地位要高贵,历史上朝臣称谓变换对此,汉朝时自称臣还是一种荣耀。

翻遍史书,“奴才”这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当中,当时刘渊曾说过“不用吾言,逆自崩溃,真奴才也!”这样一句话,“奴才”这一词才出现,但是没有人将这“奴才”用来自称,直到明朝时期才出现了自称现象。

很多大臣例如司马相如等人,还曾在奏章当中自称国“臣妾”当然这些都是谀词,并非正式公文,自从封建王朝建立之后,官僚体系一直在发展完善,总体上向着集权化发展,明朝时期设立东厂特务机关,直接向皇帝负责,这些机关区别于一般的大臣们都是由皇帝宠信的太监负责。

影视剧当中,太监很多都自称“奴才”,实际上太监是宦官当中地位较高的一种官职,他们自称为“内臣”,或者“厂臣”,区别于大臣们的“臣”,不过也有的史料显示,明朝时期的宦官对上称“奴侪”,这个字是通假字,音为chai(二声),与“才”字相应,但是又有一个奇怪的说法,那就是“今人讹侪为才云,是不读书之甚者。”可见古今文化还是有不少差异的。

满清入关建立统治以后,为了加强对汉民的管制,采取了众多手段,“剃发易服”,改变生活习俗,大兴文字狱,禁锢百姓思想开放,企图在肉体与思想双重压榨下,逼汉族百姓就范。

作为外来统治者,清朝初期实行的政治制度几乎与明朝相同,皇宫当中之后宫女和太监对外自称奴才,不过到了雍正统治期间,思想束缚进一步加剧,君主集权化越发严重,军机处设置之后,背离了原本的初衷,大臣们无法抒发政见,只能跪在地上听命皇帝发话,日常生活中更是危机重重,生怕哪里就触怒龙颜,文字狱之风盛行,所有与“清”字挂钩的言论,都被断章取义,大力搜捕。

指不定哪句话说不好就被抓了起来,从上到下人人自危,为了保命大臣们都忘了原本的初衷,纷纷阿谀奉承,这种风气恶劣,为了衬托皇帝的身份尊贵,大臣们只能越发降低自己的身段,与太监等同称“奴才”,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对皇帝的忠心,一开始仅仅局限在高层官员与皇帝之间,后来越发盛行,致使后期下层官员都降低身份称“奴才”。

随着各级官员的大力推崇, 称奴的风气在全国上下蔓延,“奴才”这个词汇也变了意味,成了表达忠心,拉近关系的名词,其实在“奴才”这个称呼的背后,更多的是为了名利,丢掉了原本的尊严,从这也能看出当时人性的脆弱。

大清乾隆皇帝年轻时雄心壮志,年老时却一心玩乐,活在美化的“天朝上国”美梦中,尤其喜欢官员们说好话,而“奴才”成为邀宠的风气就是从乾隆时代兴起的。

乾隆甚至因此颁发圣旨,大致内容就是“你们这些大臣们,每天都要上奏,这么多的奏折却没有一个统一称谓,有的称奴才,有的称臣,不如这样无论文武百官,但凡公事上奏则称臣,平时请安,统一自称奴才罢了,这样一来大家统一,也没有了公私之分。”

就是这样一道圣旨,很多人觉得不过是乾隆好大喜功罢了,但是站在帝王的角度,却饱含着乾隆的御臣之道,公事称臣代表着是给国家办事,私下里称奴才,当然这里的奴也没有贬低意味。

虽然命令是颁发了,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容易犯错,凉州总兵乔照在上奏私事的奏折中称“臣”而非“奴”,一下子就激怒了皇帝,责怪他既然都制定了为何不遵守,臣仆虽然没有轻重之分,身为总兵,怎么不会清楚其中的意味,这样做只能说这个人气度狭小。

这段话的意味很明确了,乾隆认为这些大臣们觉得称奴委屈了,对此乾隆并没有让步,反而加大管理,想来乾隆也是希望用这种手段来安抚权臣,此后清朝众多皇帝都按照乾隆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规定总督、巡抚等等文臣与于公称臣,于私称奴,然而仅仅是对文臣而言,武将却没有。

皇帝认为“奴”虽然相对低贱,但是却有一种亲切感,因此只有满族人才有自称“奴”的权力,在那个年代,汉人与满人之间的隔阂一直存在,身位汉人想要“称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然官员们的称谓在不断变换,“存满洲旧体”明确表示满汉身份的不同,也就是说满清王朝并没有做到满汉一家,对统治者而言,“奴”称的满人才是最值得信任的自己人,而称“臣”的汉人不过是用来维护王朝统治的工具罢了 ,还没有称“奴”的资格。

无论是称奴还是称臣,都是封建时代皇权专制的产物,后来有不少大臣都提议满汉平等,认为无论是满人还是汉人一同使用“臣”才对,起初清廷并没有同意,直到几年之后才通过,但是没多久清廷就在辛亥革命的冲击下分崩离析,无论如何,这些都是封建专制下人们所受到的压迫,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珍惜如今的和平生活。

参考资料:

【《晋书》、《稗勺》】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