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秀才相当于什么文化水平?

科举制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普通民众重要的转折点。古代当官或者想要改变命运,在隋唐以前几乎没有任何办法,唯一的就是接班。当时选举官员大多都是从世家弟子中挑选出来的,到了汉朝的时候才有了举孝廉,孝顺的人加上名望够高,得到当地长官的推荐才能当官。

从隋文帝杨坚首创中国科举开始,平民子弟才有了跻身上层社会的途径,那个时代是真正读书人的时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只要读好书就有出路。至于要做到什么地步,还是要靠个人的能力。在众多不平等条件的古代,科举是相对来说最公平的制度。

古代秀才相当于什么文化水平?

科举制度出现后,秀才必须要经过科举考试才能获得,而且难度相当高。大家知道范进中举的故事,秀才通过下一轮严格的考试后,才能成为举人,本是秀才的范进考中举人后,兴奋的差点成了疯子,由此可见考举人的难度。

那么问题来了,古代秀才相当于今天什么文化水平?

一个八十万人的人口大县,三年两考 ,每科秀才总共才录取二十几个人;

相当于平均每年能有不到二十人被录取为秀才, 而古代只有科举一条路,没有其他分流渠道,落榜的考生会累积下去下一科再考,考生累积越来越多,要知道有的人考到五六十岁连个秀才都没中到,人口小县录取人数更少了。

古代考举人更是巨难,一个大县也许二三十年也就两三个人能中举,(参考范进中举)当然中了举人是很荣光的事,古代中举可以做官了,可以在一些县衙里当一些小官。

至于进士,你就别想了,会试三年一考,除了几个科举强省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之外,其他的省份一届估计能难中一两个进士就顶天了,有的小省或者偏远省份多届连一个进士都中不了的都很多。

甚至偏远地区的县城,终科举一千多年都没有一个进士。也有很多到了明清才出一个。

古代秀才相当于什么文化水平?

我们当代人,如果对科举相关的历史接触的少,是完全不懂这些概念的。我们总是拿一本 硕士 博士来类比秀才啊、举人啊、进士啊什么的,这是毫无意义的对比。我们现在就算读到博士毕业,如果不是清华北大这种级别的,哪有什么直接当公务员的机会,不还是得考,顶多就是社会地位高一些,对于你家族来说也不会带来什么实质的收益(普遍意义)。

但是,在古代,你考上了进士,二甲以上级别妥妥的当官(看清楚,是官,不是一般的吏员),二甲(第四名开始往后数)从宋朝开始大概有十几人到二三十人不等。这些人,水平高的进翰林或者塞到哪个部门,水平低一些的外放哪个县当县令。三甲的话,看运气了,如果还有位置就还是官,如果没有位置了你就等着吧,但是一般来说都不会等太久。

而举人呢?如果实在考不上进士了,有些人就会选择当官,有门路的直接就当了,没门路的就熬着,熬到什么时候也是看机缘,但起码也是有当官的资格。至于秀才,虽然免役不交税,但只能说是拿到了进入统治阶级的门票,所以很多人都会不甘心,会继续考,有些人考多年没考上就放弃了,当师爷也好、当教书先生也好,甚至经商的也有,反正有个秀才的名头,脑子活络一些也不至于去耕田。

古代秀才相当于什么文化水平?

至于秀才之下的童生,很多人以为读书人就是童生。其实不是的,童生也是功名的一种,你也得考,考不上童生是没法考秀才的。很多人考一辈子才考上童生、甚至有人一辈子都考不上的。而中国古代大部分乡村私塾先生就是以童生为主体的,毕竟没有特权,还得养家糊口,还要继续考秀才。

至于考到童生、考到秀才、考到举人、考到进士要考多少场,我记得不太清,大概记得考到秀才至少有四到五次,在江浙地区这种地区的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中央部委公务员招聘比例(以上这些不包括捐功名的那种)。

说了这么多,归根到底一句话,考上秀才、举人、进士,是真正的鱼跃龙门,你考上个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就是爬龙门的时候台阶可能相对高一些,但是高的有限。

你觉得现在一个本科生能和秀才比吗?抱歉,985的博士的都比不上古代的秀才,人家是通过多重考试考上任何有资格进入特权阶级的群体。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