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斯考特·凯利在进入国际空间站时,他知道自己将在那里生活一年,希望美国航空航天局借助这次机会做项研究,研究在太空生活一年的人类身体和在地球有何区别影响。
其实这种研究相似的有很多,但是缺少的是对照观察的样本,不过这次研究不一样,因为斯考特·凯利有个同卵双胞胎的兄弟,两人在地球的各方面生活都相似,所以作为对照还是可以的。
在今年四月份公布了部分的研究结果,除了一些简单的很小的生理差别可以让人理解以外,最重要的发现就是斯考特·凯利的血液中的白细胞的端粒变长了,基因组发生了变化。
可能常人不太理解端粒是什么?就是一小段DNA,它在染色体的最末端,它仅有的一个功能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为DNA合成酶工作,使染色体不受伤害,所以一般的真核细胞分裂的次数是受限制的。但是生殖细胞和干细胞却可以冲破这个束缚,是由于这些细胞的含有端粒酶,将缺少的端粒补上。
生命要想延长衰老的过程,那么端粒越长就越好,细胞就会加大分裂的次数,有机体的更新速度就会越快。虽然宇航员斯考特·凯利的端粒在太空中变长了,但是当他回到地球两个月以后,他的端粒却又缩短到原来的长度。到目前为止对宇航员斯考特·凯利端粒变长的原因还未有任何发现,有人猜测是斯考特·凯利在太空节制饮食,坚持锻炼,只是他身体素质提高的一个标识。
如果说端粒的长度越长越好,那么有没有可能让孩子最初就拥有比较长的端粒?答案是可以的。女人的卵子端粒基本不会再变化了,可以在男人的精子上面下功夫。研究发现,男子越年轻,端粒就越长,所以选择精子时要选择年轻男子的。
那么事实真如上面所说吗?
有人对此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集结了3000个祖父母辈的志愿者,通过对他们自己和他们子孙的端粒长度进行测量比较,发现端粒长的孩子,反而是那些年龄越大的父母生的孩子。
在艾森伯格认为,这个发现看着不合理,但是却和进化论相匹配。在生存竞争激烈的原始社会,一个人类能够生存下来就很难了,更别说能够活到很大年龄还能够同别人生孩子,要么这个人的生存环境竞争小,要么是他个人的生存能力很强大,基因优质,大自然也是择优而取,那么他就把这种优良基因遗传给他孩子,他的孩子的端粒就比别人长。
这种思考模式和宇航员的想法一致,端粒的长短是身体好坏的标志。而且不光是这一项研究证明父亲年龄越大生出来的孩子基因端粒越长,早前还有多项研究证明这一结论,通过研究孩子患遗传病的高低,发现和父亲的年龄大小成正比,精母细胞在一直分裂,但是爸爸的DNA的突变率要比妈妈高,因为基因突变也会产生一小部分的有害突变。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源头,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好的一面,如果没有基因突变,人类不可能是现在的人类。或许是因为以前生孩子的父亲年龄都比较大,再经过大自然的选择,人类才变成了现在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