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起兵抗击明朝。1618年,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誓师伐明。1619年,明朝在萨尔浒之战惨败,几年间丧失辽东七十余城。1621年,努尔哈赤攻占辽阳、沈阳。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

明朝将领吴三桂投降清军,助长了清军南下的气势,1644年,清军顺利入关,攻占了北京,从此开始了长达近三百年的大清王朝的统治。

清朝稳坐江山后,对明朝皇室子孙开始了血雨腥风的大杀戮,老少妇孺追杀殆尽。以致于,到康熙皇帝时期,清朝为了稳固政权,想堵住众人的嘴,证明自己对明朝皇族是多么的优待,这时才发现,居然连一个明朝皇族的人也找不到,不得已之下,找来一个难辨真假的朱之琏。

清朝政府称朱之琏为明朝皇室后裔,但是,字辈与明朝皇室不符合,当为“远支”或“易名”。不过,关于朱之琏身份的真伪,清朝的皇帝并不在意,他们想要的,只是一个官方承认的听话的“明朝后裔”而已,并且,还承诺其爵位可以世袭罔替,这算是“温水煮青蛙”了。

中国历经了几千年的朝代频繁更替,新的朝代建立后,会对旧的朝代心存戒备,都想将旧朝代的皇室宗亲赶尽杀绝以绝后患。在这方面明朝皇族实为最惨,基本不留一人。而清朝灭亡后,国家对其皇族却给予很多优待,就连罪恶深重的末代皇帝溥仪,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宽容。

那么,缘何清朝皇族就能被优待,明朝皇族就被追杀殆尽呢?究其原因,两朝所处的历史背景大不相同。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新的政府,历史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社会形势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

这一变化已不仅仅是以往的朝代更迭,天下不再是皇帝的天下,天下是国人的天下。所以,革命为的是要改变国家的命运,不是为了要把清朝皇族赶尽杀绝。再加上,当时离北京咫尺之遥的天津,驻扎着许多西方列强的军队,他们随时可能借助各种理由干涉中国内政,并且,许多清朝皇族都躲到了天津租界内。

基于列强的保护,新政府就是想追杀清朝皇族恐怕也难。

还有就是,时代已跨入到了新的世纪,新的政府做出任何举措,都要考虑世界舆论的压力。而1644年的清军南下攻占北京,是根本不需要考虑外国的干涉的,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夺得大明江山,将天下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让明朝不再死灰复燃。

还有就是,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时期,有两股势力互相敌对:

一股以袁世凯为首;

另一股以孙中山为首。

他们难分伯仲,已经无暇顾及清朝皇族问题。当时,袁世凯为了稳定局面,更是实行优待清朝皇族措施,给旗人发钱,给溥仪一年500万。而1644年的清军,是独立的一个整体,没有内部分化,一心想的就是让明朝彻底灭亡,让明朝皇族消失殆尽。话又说来 ,假如当时新的政府有一股核心的凝聚力,那么,清朝皇族的命运也许就会有另一说了。

并且,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之后,国内的形势巨变,所有的人几乎都认为清朝皇族不可能再逆转,新的政府也不需要通过追杀清朝皇族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而1644年的清军,毕竟是从关外入侵,统治者不能深入民心,非常害怕明朝势力卷土从来,内心的恐慌感与日俱增。所以,就开始不停的追杀明朝皇族,要把他们赶尽杀绝,好像这样才能稳固他们的统治。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在辛亥革命时期,以袁世凯为首的“造反势力”中,本来就有很多是清朝官员。袁世凯本人更是与清朝皇族有着牵扯不断的联系,断然是不会下令斩杀清朝皇族的。而1644年的清朝是异族人统治的朝代,清朝官员基本都是满族人,与明朝没有任何关系,当然,就对明朝皇族极度排斥。

假如,当时的“造反势力”不是袁世凯等人,是一干与清朝皇族毫无关系的人,那么,清朝皇族能否逃过劫难还很难说。

最后,中国民众一贯就是善良朴实的民众,历朝历代中,那些杀人恶魔都会受到谴责。新朝推翻旧朝,往往都会对给予宽容和优待,不会对旧朝皇族随便滥杀,即便是残暴的朱元璋对待异族统治的元朝皇族,也给予了宽容优待,这就是中国文明的体现。中国人不会实施野蛮的杀戮行为,所以,辛亥革命后,新政府更是对清朝皇族难以下手。

在《左传·成公四年》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们的老祖宗几千年前就说的很明确了,两个异族统治的朝代元朝和清朝,元初的蒙古人和清初的满人相对来说就比较凶残,滥杀无辜对他们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而作为汉族人,下场更是好不到哪里去。

以上这些,就是清朝皇族为什么能够被优待的原因。

辛亥革命之所以没有对清朝皇族追杀殆尽,是有着多方面的历史因素,最重要的是:中华民族不仅孕育了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更孕育了几千年来善良朴实的华夏子孙。

参考资料:

【《清朝全史》、《中国历代王朝盛衰兴亡周期率》、《辛亥革命》】

Leave a Reply